
足协新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,开始收拾过去的烂摊子,尤其是退还调节费的问题。然而,还有一个问题比调节费问题更紧迫的,那就是球队的\"中性名\"问题。
近日,《足球报》发文对宋凯上任后的讲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,谈到了中性名问题:目前,为切实解决俱乐部的财困问题,球队冠名大概率会在下赛季部分开放。
众所周知,在中国职业足球的30年历史长河中,俱乐部全赖投资者只出不进的注资运营,球队的冠名也成为企业的唯一回报。然而,当中性名政策出台后,投资人争相撤出。陈戌源上任3年半,中性名导致45支中国球队解散。
尽管如此,但中性名依然受到支持。德转管理员朱艺称,俱乐部中性名是好政策但时机不对,已经实施不能走回头路。
媒体人宋承良称:中性名实施后不宜回头,应先提升青训质量再开放外援。
不过也有很多人反对的,解说员袁甲说:恳请大家一起呼吁取消中性名,饭都吃不上扯什么诗和远方!
如今足协恢复企业冠名和退还调节费的大局已定,无可逆转。要注意的是,足协只是退还调节费,并非取消调节费,既然足协无意取消调节费,意味着,足协还是要收取调节费的,既然还要收取调节费,那么违反规定、未缴纳调节费的海港队,理应受到扣分处罚,即便本赛季分数足够夺冠,但也应该依规扣6分后才能判定能否夺冠。
同理,既然调节费违规要处罚,违反中性名原则的球队也要处罚,足协应该做到一视同仁。
要知道,在陈戌源任期内,除其母公司上海海港外,其余职业俱乐部全都强制中性改名。尤其上海海港改名前的队名为“上海上港”,简称“上港”,改名后依然简称\"上港\",改了和没改一个样。这对从广州恒大改名为广州队的中超八冠王相当不公平。
上海上港在足协和国企的背景下,改名为“上海海港”。这与上港集团内部的上海海港报重名,违反了中性改名的原则。按照当初足协中性名政策规定,如有球队不符合中性名政策,将影响球队准入,但海港依然只手遮天,屹立不倒。因此,在开放企业冠名实施以前,中性名违规的海港应先受处罚。
最后,关于足协提出的球队冠名政策,何谓“部分开放”呢?
以山东泰山为例,俱乐部名称必须中性化,即“山东泰山”,但球队可以是“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”、浙江可以是“浙江浙能队”。
无论是开放企业冠名还是退还调节费,广州队和上海海港都必将遭遇巨变。一旦有新金主冠名球队,或是“老东家”冠名球队,球迷就能喊出他们想要的队名,而那些“消失的番号”也将重出江湖。比如曾经的辽宁宏运、大连实德、重庆力帆、江苏舜天、广州恒大等,老铁们最希望恢复哪个队名?
